查看原文
其他

【冬奥有我】在“熔炉”里学思践悟,于历练中知行合一 ——北服青年教师平原、王逸行助力冬奥工作纪实


大地回春时节,北京2022年冬奥会精彩圆满落幕,冬残奥会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各项竞赛。在各路媒体转播的镜头内外,数万名身着制服的工作人员、技术官员和志愿者化身一道道靓丽的风景,他们专业的身姿和温暖的笑容作为最美的中国名片,无时无刻不在向世界传递着奥林匹克精神、展现了大国气质风范。

赛事筹办阶段,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平原、王逸行两位老师借调至北京冬奥组委人力资源部,接到商请函后,学校与学院积极响应,全力支持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冬奥服务保障工作中。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制服装备

(左起依次为工作人员、志愿者、技术官员)



2018年9月,平原选调至冬奥组委人力资源部制服工作处,参与赛时制服装备的规划工作。她介绍说:“我们的任务是为超过三万名工作人员、技术官员和志愿者提供制服,满足他们在冬季的保暖舒适、美观和作业需求。在新的工作环境和体系,为世界性顶级赛事做设计,服务对象规模如此庞大,当时面临的工作局面却基本是一片空白,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和责任。”


平原作为北京冬奥组委人力资源部制服工作处项目工程师、北京制服和注册中心制服产品及展陈经理,

全程深度参与冬奥制服工作


为了获取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她首先找到往届冬奥志愿者了解制服实物和服务经验,又根据工作属性将目标人群进行分类,编写了细致的需求问卷,通过在北京冬奥组委内先后三次访谈活动,以及张家口、延庆赛区的实地踏勘,收集了十数个业务领域、竞赛项目代表和工作人员的意见建议,梳理出最全面详尽的制服装备需求。与此同时,她一边同设计团队对冬季专业运动装备市场进行深入调研,了解国内不同品牌定位和产品特点、流行趋势,一边广泛查阅资料,将不同赛地城市、环境场景、月份的气候数据进行分类研究,特别是将往届冬奥举办地环境与制服配备进行联系比对和思考,为北京冬奥会温带大陆气候低温劲风,山地-城区、二三月气候差异明显、赛时可能出现极端天气等复杂情况进行了数据画像,根据不同工种作业环境和要求,综合研判提取了功能和品类需求的“最大公约数”......这一系列科学、严谨、细致的研究工作,为制服总体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据此与研发设计团队绘就出北京冬奥、冬残奥制服品类和穿搭方案蓝图



这个以小见大的过程,得以让部门领导和同事们深入理解,冬奥制服装备研发设计是一个多面向、多线程的系统工程,涉及纺织材料、人体工学、视觉美学、人文内涵等多个学科领域内容,需要专业力量和行业资源的鼎力合作才有可能实现。2019-2020年,冬奥组委人力资源部先后成立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制服装备联合研发实验室”“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制服装备专家委员会”,二十多位来自科技、服装、体育、文艺界的中外知名专家与院校、产业力量一道,共同为冬奥制服领航把关、献言赋能。

打造优秀的制服,需要在功能与观感上都呈现出高超的品质,紧锣密鼓进行原型研发工作的同时,制服装备视觉外观设计的全球征集工作也于2020年5月8日同步开展。为最大限度募集高质量作品和创意,平原协助策划了征集内容范围和评审办法,依据第四版制服原型整理编写了中英文征集技术文件。征集期间不辞辛苦,实时解答众多投稿参与者的问题。面对短短33天内国内外纷至的过万件设计作品,她又先后承担了审查稿件内容、协助组织保障三次大型评审会等系列工作,并长期跟进原型与外观设计方案的融合过程,在与专家、组委会各部领导和国际奥委会的沟通汇报中,高标准完成信息的转译和交流。

“参与筹备和讨论的经历,也是跳出服装设计师的小我角色,全面重新审视工作任务、勾画行动路线和调配资源能量的过程,要求我必须以宏观视阈,思考‘设计’作为一种行事风格与产品创造之间的逻辑关联。”平原说道。冬奥制服研发实验室和“科技冬奥”专题科研项目依托北京服装学院的学术优势,让更多师生参与到了制服版型和外观设计、面料和成衣的评测与优化、成衣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人体数据信息预测与规划、发放信息管理系统等关键环节中来,真正带动产学研有机融合,实力践行了开放、共享的办奥理念。“我们与设计团队、专家、合作企业一同不断讨论、整合、验证和改进——原型的版型结构先后经过8轮优化,上百次细节的打磨调整;面料经过层层测评遴选,优中选优;艺术外观上,呈现了独具中国特色又整体和谐的视觉体验;技术层面,突破了锦纶面料低温精细印染的技术局限......17个品类的服装、鞋靴、配件,构建为一个交互有机的整体,针对7类典型环境场景,以12种穿着搭配方案实现灵活应对。”


平原(左一)与贺阳教授团队在福建工厂反复调整印花色彩


2021年春,随着材料实验室检测、气候舱暖体假人和多地真人实地测试陆续结束,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馆长贺阳教授的视觉外观设计方案进入实物样衣阶段的最后冲刺,平原也跟随团队辗转飞赴多地工厂协助色彩校准、图案调试以及结构工艺的整合优化。雷锋帽、脖套、触控笔、求生哨、后背隐藏收纳空间、手套红心防滑颗粒、可拆卸换色的针织帽绒球......处处体现着她的巧思和用心。她说:“与众多怀抱奥林匹克梦想的冬奥人一样,我们希望最终呈现给大家的是一种完美的体验,一种长久的典范,这过程中道不尽的艰难和曲折,始终驱使我们以更大的力量向更高处迫近。”



2021年10月27日,冬奥制服装备在冬奥组委总部盛大发布,社会各界好评如潮,国际奥委会品牌顾问、雅典奥运会整体形象景观设计创意总监西奥多拉·玛莎里斯(Theodora Mantzaris)女士盛赞 “北京2022冬奥制服把中国推上冬季运动时尚最前沿”。一直在发布会后台紧张忙碌的平原和王逸行甚至没来得及到台前合影记录这珍贵的一刻


 冬奥制服装备发布会现场(平原摄)



2020年10月,王逸行开始投入到制服研发设计工作,并担任北京冬奥组委人力资源部制服工作处项目助理、延庆制服和注册中心制服发放经理。在部门领导同事的支持和帮助下,他迅速融入工作环境。随着对工作内容的逐渐深入,制服装备的业务、设计规范和质量管控成为了他的工作重心。而如何更严谨、更规范、有依据地开展各项工作,是他一贯的风格。由于冬季制服装备品类全,尺码多,业务内容信息量大。为了与国际奥委会和残奥委会高效地交流工作,他起草编纂了中英版《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制服装备规范》。他在编纂过程中加入了学术研究方法论的运用、量化和质化双向研究的思考,从而更加科学地评定制服装备各项功能参数。这些工作的开展也为未来的产学研奠定良好了的基石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制服装备规范》

获得国际奥委会和国际残奥委会高度评价


冬奥制服的设计不仅蕴含文化、承载时尚审美,更兼具功能。保暖、防风、防水、透湿等各项指标参数都需要经过多次检测和严谨的数据来支持。王逸行通过专家委员会、研发实验室、企业和中纺标多方联系,综合国标/行业标准文件细化制定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制服装备成品验收标准》,并汇编成《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制服装备技术文件》形成了历届冬奥会以来独有的冬奥遗产成果。根据《赛时制服装备生产质量控制手册》协助开展封样检测、大货抽检,为制服装备生产顺利交付提供了重要支撑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制服装备技术文件》

《制服装备领取清单》《制服穿着与护理》


从制服装备筹办工作转入到发放保障工作,王逸行遵循规范化要求,在征求多方意见之后,设计了中英版《制服穿着与护理》手册,让制服领取人可以通过手册快速了解制服品类规划、设计特点、穿着规范、基本政策和注意事项等。本着让工作更高效的原则,在确保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他把“设计”融入到工作的每个环节,场馆运行流线、制服装备领取清单、试衣测量、办公环境等。原本单调、繁琐、程序化的发放工作通过“设计”变得更高效、更精致。这些设计成果也为京张延三地业务同步运行搭建了桥梁,一方面体现了场馆运行规范化、高标准,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冬奥赛事服务体验。在保障初期,王逸行还积极组织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往返三地场馆开展工作交流和学习,在制服团队的统筹领导下,带领志愿者圆满地完成了赛时制服保障工作


王逸行(左)接受多家媒体访问,畅谈制服工作心路历程


在北京冬奥组委人力资源部的正确领导和指引下,在北京服装学院的支持与关怀下,两位老师兢兢业业,主动放弃周末及节假日等休息时间,全心全意服务保障、钻研进取,使冬奥制服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取得扎实成效,整体制服工作获得了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国内外行业专家和冬奥组委的高度评价。


平原(左一)、王逸行(左二)严格把关制服装备工艺细节


2021年12月,二人继续投入到赛时制服装备的发放工作,协同开展场馆业务区域规划、组织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保障日常总体运行。平原在制服和注册主中心任制服产品及展陈经理,负责北京赛区制服产品相关工作。王逸行赴延庆制服和注册中心任制服发放经理,负责延庆赛区制服发放和管理工作。


王逸行(右)与北京冬奥组委雪车雪橇项目竞赛组织专家诺蒙兹·科坦斯(Normunds Kotans)在在延庆制服和注册中心



此次冬奥会制服装备设计,全方位、多维度、沉浸式地勾勒出丰富、多元、开放、包容的视觉形象,展现了泱泱中华的民族风采,彰显了新时代中国文化的独有魅力,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融合。北京服装学院师生团队凝聚组织力、设计力、科技力,全情投入,以创新设计为北京冬奥会贡献力量,呈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象和新时代的精彩风貌!


相关推荐

【冬奥有我】北服教师郗硕:让每一个冬奥人闪闪发光【冬奥有我】北服教师代依莎:那么难,那么美【冬奥有我】北服校友王天奇的冬奥旅程【冬奥有我】北服5名学生担任北京2022年冬奥会闭幕式礼仪!【冬奥有我】我们是通向领奖台最艳丽的“一抹红”【冬奥有我】北服教师孙一凡:我在冬奥做技术官员【冬奥有我】北服教师刘凯:贡献自身力量,见证民族荣光【冬奥有我】北京服装学院教师马鸿锦:在服务冬奥中成长

来源: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

美编:马锦辰

责编:马锦辰


北京服装学院党委宣传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北京服装学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